close


轉自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3726/6/26001306.pdf

一、代理問題之形成與不同論爭。

   代理理論(agency theory)又稱為委託— 代理理論(principal-agent theory),理
論假定分工是有益的。大部分社會互動過程中,不同的個體會藉其各自不同的優
勢,經由分工合作來達到提升集體福利的目的。
事實上,人們常常成為他人的代理者,為著別人的目標而工作,使社會中的
委 — 託 代理關係無所不在,從資本家與勞動者、地主與佃農,到股東、債權人與
企業管理者,或是選民、利益團體、政黨、國會及政府相互之間的關係等等,都
能觀察到委託— 代理的現象。
但是,以分工合作為主的委託— 代理結構,也存在著不合作的因素。那就是
當代理者得知委託者對於其實際行為的細節,並不十分了解或是保持理性無知,
而有採取機會主義行為而不受懲罰的時候,代理者就有誘因從事機會主義行為。
1換句話說,投機行為是因為委託者與代理者兩者資訊不對稱的結果。
而由於代理者是具有資訊優勢的一方,委託者為了保證其目標的實現必需去
監督代理者,這就會產生監督成本,亦即代理成本。無怪乎 Spiller 說「代理問題
的產生,起因於授權和不全的資訊,而這兩種原因都是政治過程的特徵」。
一般認為對代理問題進行研究的濫觴,始於 Berle and Means 認為的企業所有
權與經營權分離後,企業的行為會偏離利潤極大化的目標追求。經濟學與管理學
學者因而開始研究「激勵」不具股東身分的企業管理者,也就是代理者追求股東
權益極大化的各種方式與機制。

現存企業的代理問題,管理學上分成了三個學派,其對代理問題的產生與解決方式各有不同看法,玆略述於下:

(一)管理學派
管理學派指出,由於企業的經營權與所有權明顯分離,加上股權的分散,使
得掌握經營權的管理者無法有效的受到監督,企業的決策權於是完全操控於管理
者手中。其次,企業會出現由管理者形成的公司派和股東們組成的市場派相互對
立的情況,了解公司派與市場派的相對力量才能了解企業的實際運作情形;也就
是就股東的制衡力量和管理者的制衡力量加以比較。而既然企業的決策權是操控
於管理者手中,解決代理問題就需從管理者方面規範之。


(二)代理學派
代理學派不贊同股權分散會造成企業績效下降的論點,並認為企業無所謂的
「最適股權結構」存在,因此股權結構與企業績效是無關聯的。代理學派秉持市
場即最好的監督機制,認為外部的包括管理人力市場制約性、產品市場的競爭
性、資本市場的有效性等效率市場,就能有效的紓解企業的代理問題。


(三)交易成本學派
本學派認為企業內部存在著交易成本,要提昇企業績效就需選擇有效率的組
織型態,同時從企業內部著手來降低交易成本,像是企業的各事業部門,掌握了
絕大部分的各自決策管理權,並自負盈虧,但其上仍存有協調與監督的機制,以
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


代理理論的產生是為了消除代理問題,使企業價值向上提昇,防止企業價值
向下沉淪。雖然,上述三學派分別對代理問題提出了看法,也提供解決方式,但
卻還是有其缺失。

就管理學派而言,對管理者之普遍監督機制是組成董事會,可
是內部董事雖然擁有較多有關企業內部的資訊能制約管理者,卻還是有可能與管
理者勾結。而外部董事雖能以超然地位監督企業營運,但股權比例小的原因,也
會使外部董事之監督力不從心。

就代理學派而言,管理人力市場在管理者握有相當控制權時,或是屆齡退休
時,制約性就下降。產品市場在市場缺乏競爭性時同樣無法制約管理者。而資本
市場發展不完全同樣也會降低其效果。

就交易成本學派而言,過於著重企業內部交易成本的消除,股東權益的代理
成本雖然降低了。但是表現債權人的負債代理成本卻有增加的可能,例如舉債融
資就造成股東與債權人權益的衝突。顯然,本學派只注重內部的交易成本忽視了外部交易成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ristie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