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引用李力昌的教學部落格http://blog.xuite.net/lichanglee/kuastm/21690495

 

我一向認為,在論文撰寫當中,文獻回顧是最重要的部分。但是這個部分,其實相當受到研究生或任何撰寫論文的人的忽視。事實上,大多數的碩士論文,在文獻回顧上,都是不及格的。為什麼重要?因為,研究只是自己的努力成果,而文獻回顧卻是在討論整個領域、多年來、所有相關的研究的成果。況且,學術與知識,在理論上是累積的 (當然,Thomas Kuhn並不認為如此,但即使如此,對原有知識的理解不足,也不足以使人具有原創力)。因此,你必須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夠看得更遠。你不能自說自話,然後發現別人早就做過許多研究了。

 

而且,研究耗費許多社會資源,卻沒有立即的生產力,因此,研究必須要有它的正當性。一篇研究的正當性,除了建立在研究的動機與目的之外,就是建立在文獻回顧上面。為何你認為一個問題值得你投注寶貴的資源 (別忘了,你自己的生命,是最珍貴的資源) 在上面?透過對他人在相關問題上的努力的了解 (就是文獻回顧啦),你可以指出,這個領域目前發展的狀況,歷史上的軌跡,以及相對於他們,你的研究究竟是 locate 在什麼地方,為何具有價值,為何值得。

 

文獻回顧 (literature review) 絕非是「心得閱讀報告」,就像是讀書心得和「書評」之間,是截然不同的。很多的管理學期刊,都將Review這兩個字翻譯成「評論」,像是管理評論、東海管理評論、輔仁管理評論等等期刊。

 

文獻回顧不是將被review的那些人的看法,一一整理出來,丟上去就好了。文獻回顧必須是自己的整理,要具有綜合(synthesize)、分析(analyze)、還要能夠進一步 批判 (criticize) 現有的文獻的能力,並指出目前文獻的優缺點,有何不足之處,並由這些不足之處,來發展出研究者自身研究的理論方向與命題 (假設)。

 

許多人將文獻回顧當成是心得的累積,什麼人說什麼、什麼人說什麼,最多弄個表格整理一下就好了。這都是不對的做法。文獻回顧,從頭到尾都應該是你自己在論述(不是胡說八道喔,是在經過綜合、分析、與批判之後的論述),然後在論述當中,充分引用過去的相關文獻來佐證你所論述的內容。你的論述,還必須具有內在的邏輯一致性 (internal logic consistency),在各個概念與片段之間,要有整合與合乎邏輯的連結。而且,你的論述,在量化研究當中,必須與緒論當中的前言、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等,互相呼應,你的命題,必須由你的論述當中發展出來,你的研究方法,必須與你的命題和研究旨趣相關,你的研究結果,必須回答你的命題和假設,你的討論、結論、與建議,必須回答你自己所提出的研究問題,以及文獻回顧中得出的論點。

你的建議,也必須立基在你的理論論述與研究結果上面,而不是像許多研究生一樣在那邊發表社論,卻沒有研究結果來做憑據。也就是說,一篇論文是前後呼應,首尾一致,沒有一句廢話的。

 

質化研究呢?相同地,文獻回顧未必是用來發展命題,因為質化研究主要興趣並非在命題與假設。在質化研究當中,文獻回顧的內容,將用於和後來研究結果的分析當中互相對話、交錯分析。並且從這樣的對話當中,試圖釐清研究的核心議題,並且提出初步的理論或是概念模型。當然,也是一句廢話都沒有,但是可以有幾句有趣的話。

 

最後,文獻是否要盡量多?一定要英文的嗎?答案是,在相關的領域,要盡量多,才能夠顯示研究者已經充分掌握了相關的知識,不是在自說自話。不是在覺得自己發現了普天下最偉大的真理,回過頭來看,卻發現一大堆人已經做過相關的研究了。世間只有很少的大師,能夠不要很多文獻,卻獲得接受。因為他們在學術上的貢獻已經獲得普遍接受,所寫出來的東西都被認為具有原創性。既然是原創性,那麼引用就少了。英文?因為英語是學術界的主流,如果你研究俄羅斯的東西,你最好還有俄文的東西,研究日本的東西,最好還有日文的文獻。跨文化比較研究就是這麼困難。

我在閱讀一篇論文,通常當然先看它的摘要,接著就是看它最後面的參考文獻。參考文獻看完了,就大概知道這篇文章是否值得繼續看下去。指標有兩個,第一是,引用的文獻是否具有水準並且相關?第二是,相關領域的文獻引用是否充分?第一點通常當然是看引用的文獻是否來自較有水準的期刊或是相關重要研究者與作者的著作。第二點就必須是我自己比較熟悉的領域,才有辦法做到。

 

最後,訓練當然是一步一步來的,老師自己也走過這些路。但是,要指導,不就是要走正確的路嗎?為什麼要像老師過去一樣,自己摸索呢?

 

這篇PO文的內容很重要,未來我會陸續增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ristie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